学校法人 城西大学 Josai University Educational Corporation

NEWS

“王希奇展 — 一九四六”展览会

作品《一九四六》的局部

作品《一九四六》的局部

学校法人城西大学(上原 明理事长)在东京都港区的东京美术俱乐部举办了以《王希奇展 一九四六》为题的展览会。王希奇先生作为一名历史画家, 将中国水墨画元素融汇到西洋油画当中, 以其独树一帜的绘画风格在全世界享有很高评价。此次展会历时一周, 于10月5日结束。9月28日当天, 除了展会开幕式, 还进行了专题研讨会。

王希奇先生任教于中国•沈阳鲁迅美术学院, 是与我校缔结了学术交流协议的友好学校。他作为中国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项目的签约画家, 长年活跃在画坛。此次展出的作品是王希奇先生历时三年半之久创作的巨幅画作——《一九四六》。 画作高3米、长20米,以二战后葫芦岛105万日侨大遣返为主题。作品对象是从葫芦岛被大遣返的500名日本平民。每一个人物形象都倾注了画家最深的情感, 给予观赏者巨大的震撼。此次展出是在日本的首次公开展览, 除了新作《一九四六 大海的守望》之外, 还有描绘日本统治时期大连、沈阳历史建筑物等作品, 共计21幅。

9月28日, 在东京美术俱乐部举行的开幕式剪彩中, 我校理事长特别助理小野元之先生提到, “中国和日本是紧密相连的, 我希望通过欣赏这些长存于历史的巨作可以加深中日间的交流”。 此外, 日本原文化厅长官, 也是这次担任策展的青柳正规先生在讲话中提到, 此次展览会的开幕式正值中日建交正常化45周年的前一天, 在这个有极大纪念意义的日子里展出这样的巨作是令人感动的。 “王老师潜心创作巧妙的描绘出了日侨归国的艰辛和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我们也应尽最大努力, 在我们的能力范围内, 为促进日中、中日友好关系尽一份力”。 之后, 王希奇先生、理事长特别助理小野先生、青柳先生、中国驻日大使夫人汪婉女士、舞鹤市市长多多见良三先生、福知山公立大学校长井口和起先生、中国东北大学艺术学院宋伟教授为开幕式剪彩祝贺。

同日下午在东京都千代田区我校东京纪尾井町校区3号栋的国际会议室举办了纪念研讨会。 策展人青柳先生特此演讲。 演讲中指出, “这幅巨作描绘出了对过去悲惨的战争的反省和对未来和平的期望。 完美的表现出了复杂又难以名状的情绪, 而这就是艺术的精髓。”

王希奇先生就 《 作品 围绕 〈 一九四六 〉 》 为题,做了基调演讲。发表了 《 一九四六 》 从构想开始7年,作画开始3年半的制作经纬和艰辛。出生在葫芦岛地区的王希奇先生讲到作画的缘由:“根据童年时期撤侨事件的听闻开始取材时,在残存下来的照片中, 看到一张胸前抱着骨灰盒的儿童的照片而受到了冲击。这个孩子, 从小就背负了如此悲痛的记忆是如何步入之后的人生的呢。这些没有任何罪过的孩子们背后都有一个家庭。因此, 我想要留住每一位残存在记忆里的心声”。王希奇先生说至今都能听到孩子们哭泣的声音。虽然在绘画的过程中, 也有情绪低落的时候, 但画中的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是倾注了所有情感去描绘的。

井口先生在研讨会中作为司仪以 《 如何用艺术形式表现历史的记忆 》 为题, 发表了演讲。研讨会出席者有东北大学艺术学院宋伟教授、 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牟岱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悦笛先生、中国东北大学张燕楠教授、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布莱恩・马克法兰教授和鲁迅美术学院刘仁杰教授。牟教授说: “用绘画的表现方式填补了历史的空白, 将会被永久铭记。”刘仁杰教授表示: “艺术持有再现事实的功能,而这是无法用语言表现的”。
  还有参加此次研讨会的历史学者,东京女子大学的黑泽文贵教授也做出“在共享历史经验之上, 从每个人各自的视点来传达历史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来看, 王先生的 《 一九四六 》 正是传达出了历史”的发言。
  研讨会的最后, 井口先生以“突破国际界限, 享誉全球的大作今日在此发表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在新的21世纪,中日、日中关系也会有新的展开吧”作了总结。

此次展览会的举行, 感谢全日本空运公司、鲁迅美术学院、驻沈阳日本地方自治体平台和沈阳华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给予的大力支持。

开幕式剪彩

开幕式剪彩


在画作前与遣返者恳谈的王希奇先生

在画作前与遣返者恳谈的王希奇先生

王希奇先生的基调演讲

王希奇先生的基调演讲


演讲中的青柳先生

演讲中的青柳先生

座谈会

座谈会

座谈会主持人井口先生

座谈会主持人井口先生

来自世界各国的美术评论家

来自世界各国的美术评论家


ページトップへ